不管是seo還是點擊付費廣告,預算的多少都不應該是入局的門檻。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或者初次入局互聯網營銷的企業來說,盲目的大預算反倒是會增加風險。
對于一些傳統外貿行業來說,在目前的市場大環境之下,先小成本的入局,不斷探索和優化自己的營銷模式,反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小預算不代表就完全沒有風險,小預算對操盤者策略的要求可能還要更高。如何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做出效果、拉升ROI,才是重中之重。
整理了一些比較適合小預算企業的操作建議,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要找突破點,而不是全面突圍
對于預算有限的企業來說,不建議在推廣的時候把競爭對手瞄準同類型大企業。也遇到過很多這種情況,本身預算都不在一個量級上,還是要把目光盯到那些大型企業身上。
去和這樣的競爭對手拼預算搶流量,只能讓你本就有限的預算打了水漂。
相比之下,在推廣之前深入的分析一下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你這個類別下是不是有一些大企業暫時還沒有作為重點的細分領域?
主要是用心找,這個肯定都是有的。那么從這些角度入手,去布局營銷和關鍵詞的選擇,往往拿到這部分流量其實并不難。
把這部分流量穩穩的吃住之后,再去逐漸的做競爭大一個級別的關鍵詞,分梯度競爭。營銷就是戰爭,直接進攻重兵把守的核心城市并不是個好選擇。從農村入手,逐漸蠶食,等對方發現你的時候已經成長成了一個巨無霸,這才是好選擇。
別人的成功案例永遠不是你的
很多人習慣參考其他公司的案例,希望能夠從中總結出他們的方法論和策略。
別人的成功當然需要去看和分析,但是這些東西對你最大的作用是通過對案例的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路。
適合你的只能是思路,整套的把別人的方法搬過來是不行的。
互聯網瞬息萬變,而且我們能看到的成功案例只是表現出來的一個結果。這中間很多策略執行上的操作是看不到的,背后配套的資本、資源也是看不到的。
就好像我們自己在做事一樣,通過過程我們大可能之下能推斷出結果。但是只有一個結果,是很難推斷完整過程的。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留給我們試錯的機會并不多,并不允許我們在戰略上去做這么大的嘗試。
比較合適的方法是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企業、產品、服務,然后內部制定自己的執行策略。同時在執行的時候要不斷的糾正和完善策略。
內部一定要定期針對網絡營銷結果進行復盤分析,對企業決策者來說,不只是要關心這個月網絡團隊給你帶來了幾個詢盤,更要關注那些沒有成交的客戶為什么沒有成交、團隊遇到了什么問題,是產品或服務本身存在缺陷還是方法錯了。
這些經驗對預算有限的企業來說才更加可貴。
Google推廣是個過程,不是結果
一些體量比較大、推廣時間比較久的公司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推廣邏輯和執行規范。只要是按照這些規范去做,一般不會犯很嚴重的錯誤。
但是一些預算偏小或者剛開始做的企業來說,并沒有這些數據和經驗的沉淀。那就需要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時刻注意數據和經驗的沉淀。
比較簡單的一個例子,一些企業在做的時候往往全部的目光都聚集在詢盤、成單這些“結果”數據上,但是對日常運營、投放的關注度卻非常低,甚至是以“自生自滅”的心態在做。
要強調的一點是互聯網運營操盤尤其是中小項目的操盤,1%的提升或者下降,造成的結果往往就是天差地別,而等看到結果再去優化過程已經晚了。
所以對這類企業一定要從最開始就做好數據記錄和分析的工作,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流程。數據什么時候出來,什么時候對數據做階段性的復盤,從數據中怎么看到問題并且修改,修改之后是不是有明確的反饋。
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累積起來,才能把營銷做好。拿GoogleSEO來說,網站產生詢盤是結果,甚至關鍵詞排名上升或者下降都是結果。
平時網站內容是怎么出的?網站的日常運維是怎么做的?每天網站的索引量有什么變化?這才是過程。
建議企業主或者項目的操盤者能夠以周或者半月作為時間維度,組織部門去做系統的分析復盤,把每一個小問題都列出來,然后給每一個問題列出解決的方案。
過半個月之后,再去回過頭針對這些調整看反饋。
只有這樣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問題越來越少。而不是只問為什么這周的詢盤比上周少1個,這周的關鍵詞排名為什么下降了3位。
“結果”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看得到的往往并不是問題核心所在,看不到的才是。
今天聊的不是具體的GoogleSEO方法,但是可能對一些企業來說價值更大一些。方法類的東西往往是需要具體執行者學習的,但是具體的方法往往并不能決定一個項目的成敗,一個正確的大方向才是決定性因素。
我是Dora,畢業于愛爾蘭國立大學都柏林分校金融專業,在新加坡從事google海外推廣超過10年以上,曾操盤多家國際集團企業的全球海外推廣項目。(來源:D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