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短短三年的拼多多,自7月底在美國上市以來,便一直話題不斷,圍繞這家年輕公司所引發的爭議有增無減。大眾的關注點更多的是在拼多多的公開販賣假貨、山寨品之上。多年前,在電商平臺起步階段,消費者或許會對淘寶上的低價商品拍手叫好,很少甚至并不會在意平臺的售假販假。而如今,拼多多平臺上低價假貨,卻讓其成為眾矢之的。
相比多年前,當代消費者容忍度的降低,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近年來經常被提及的“消費升級”。
用戶價格感知弱化,品質感知增強
不同于以往,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價格不再是唯一的考量維度,或者可以說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選購的不再是具象的商品,而是挑選著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狀態。因此,消費者在消費階段更多的會弱化對價格的感知,另一方面則對產品的品質感知增強。而在對于商品的理性感知外,更多的品牌為產品賦予文化沉浸感,消費者甚至會更傾向于挑選滿足自身情感體驗的品牌和產品。因而我們也能看到,在一些傳統的主流電商平臺上,內容營銷也成為了平臺上重要的一環。
電商內容營銷成為新趨勢
近年來,包括京東、淘寶、蘇寧等電商平臺,不再是簡單的鋪貨、賣貨……越來越感受到隨著可消費渠道數量增長、消費品類的可選擇范圍達到前所未有廣度,消費者變得不再那么容易被說服了。同時也能看到更多的電商平臺開始靠內容來打通消費者進行決策的最后一環。從淘寶二樓的火爆到京東發現頻道的出現……靠“內容”賣貨成為各大電商平臺新的法寶。
究其原因,并不難理解,首先內容能帶來流量,進而能促成消費轉化。根據去年數據統計,我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超過26.5小時,而當中占用消費者時間最多的分別是交際、游戲、新聞、視頻等移動應用產品及其內容。刷新聞、看視頻……都是用戶在消費“內容”而目前招引用戶注意力最好的方法正是“內容”,內容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也能引導受眾進行消費。
其次,物質高度發達的社會,比起更耗費精力的挑選,消費者更愿意做判斷。眾多的消費渠道、品類繁復的商品、海量的產品信息使得消費者疲于在商品選購上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也是各大電商渠道樹立商品相關內容板塊的重要原因。如淘寶頭條、有好貨、繪本館加盟www.omsedu.com必買清單等都是將商品挑選整合,以圖文、視頻形式的內容提供給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消費者挑選的過程,面對這些內容,消費者僅需要做出判斷即可。
再者,消費渠道遍地,用戶對商品的感知維度增加。豐富的消費渠道和物質條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如前文所提到,“消費者在消費階段更多的會弱化對價格的感知,另一方面則于產品的品質感感知增強”平臺僅靠價格很難再形成差異化,但通過產品的內容卻可以。
內容營銷機構順勢成為流量和轉化的橋頭堡
電商平臺在自建第一方內容渠道同時,也在扶持更多的第三方機構,對自身平臺的內容進行補充擴展,如國內領先的電商平臺京東宣布2018年啟動“百千千百”計劃,意在培育京東平臺上年收入過千萬的內容合作伙伴,扶持1000個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內容合作伙伴,打造全網最強內容營銷“天團”。
UGC沉浸感更強PGC的權威度更高,轉化率更好
目前在眾多消費導購平臺中,以UGC為主的平臺沉浸感更強,用戶在此經歷“種草”的階段,但對于電商平臺來說,用戶因為“被種草”進入電商平臺后,最為關鍵的便是促成消費者最后的“臨門一腳”,而在此階段,通過PGC平臺的權威性更能促成用戶的“臨門一腳”完成消費的決策。
內容營銷將成為更多電商乃至品牌的常規打法
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會不斷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而這離不開優質的物質產品,更多高檔耐用品,如大宗家電、高端家電產品會成為未來消費的新寵,但同快消品不同,這部分產品的消費上,用戶更偏理性。而這便會是未來家電PGC平臺的發展機會,而品牌同PGC平臺的內容合作也是可以預見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