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戶看新聞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訂閱號,主動的關注媒體、自媒體的帳號;一是通過朋友圈,閱讀好友們分享的文章鏈接。但微信也有其弊端。那么,微信是如何做品牌推廣的呢?
一.時效性
微博的優點是快,缺點是雜且多,如果你不幸關注了幾個話癆,有效內容很容易被湮沒在信息的海洋里(當然,可以分組或屏蔽)。而微信公共帳號的抵達效率高得多,但如果帳號持有者把微信當微博用,將會給用戶帶來極大困擾,于是微信的產品團隊對公共帳號每天能發布的信息條數人為的做出了限制:一天一條。毋需多言,這對于時間就是生命的媒體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二.交互性
微博將讀者與媒體的距離前所未有的拉近了,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讀者給媒體供料;一是媒體與讀者的互動。在過去的幾年里,不管是動車事故還是地震,每當天災人禍發生,能在第一時間反應的一定是微博。通常的模式是:湊巧在現場的網友拍照或發微博,被大V或媒體微博發現,經過后者的傳播迅速為公眾所知。隨后,各路記者會與爆料者私信聯系采訪,詢問細節,將補充的內容更新,一篇合格的新聞便很快出爐,遠不必等到第二天報紙出街。微信也能與用戶互動,互sayhello之類,但這種互動是偽互動,僅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情感維系。
三.便捷性
我現在使用的是微信5.1版,在這一版中,所有的公共帳號都收在“訂閱號”里。要閱讀一篇文章,必須先點“訂閱號”,進入公共帳號列表,再選擇帳號,然后點開具體的文章,一共需要點擊3次。在電腦上,用鼠標操作,點3次都算得上是用戶不友好了,何況是在手機的小屏幕上。
四.限制性
與國際同行相比,在中國做媒體人面臨的是特殊的國情,你懂的。這沒什么,這半個多世紀都是這么過來的,因此媒體和主管部門已經有相當的默契:什么能報,什么不能報,怎么報?網絡時代也不例外。不同的媒體對紅線的把握各有不同,但與網絡時代之前不同,媒體的自我審查不是最后一道防線,平臺提供方會有更嚴格的審查。微博,微信都不例外。
五.轉換率
以上描述的都是媒體的文章在訂閱號里會遭遇的尷尬,在朋友圈里分享新聞鏈接會不會好一點呢?也不見得。在互聯網世界里,對于一篇新聞而言,點擊率極為重要,對于一家媒體而言,粉絲數極為重要。但朋友圈分享鏈接無論是對點擊率還是粉絲數的增長,幫助都有限。
六.點擊率
在互聯網上,信息要想快速傳播開來,需要依靠“超級村長”(即意見領袖,也就是大V),微博便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姚晨的微博粉絲有6千萬,就算僵尸粉占99%,也有60萬的關注者。但朋友圈中,很少有人有如此數量級的好友,信息的傳播范圍極大的受限。因為大V一條微博的轉發,某小網站被擠爆的情況屢見不鮮,但這類事情幾乎沒有出現在微信上過。
七.信息質量
微博早期營銷號泛濫,熱門的資訊常常有各類心靈雞湯、成功學、真假不辨的養生知識,后來一方面微博管理方刻意的對其打壓,另一方面,微博用戶的經驗值提高,這使得只要你挑對了關注者,你看到的是相對高質量的資訊,甚至比直接讀報刊雜志還高質量。